解剖学的课程思政

 二维码 5808

解剖学的“课程思政”

How we teach anatomy for cultivating the collectivist values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   (广州 510632

1 背景

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多年是两股道上跑车,高校先后设十门思政课育德,2008年起并为4门。鉴于效果不理想,2014年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开展高校专业课担负思政教育的试点工作,“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口号是“让本科课都有思政味,教师都挑思政担”[1]。今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本科六**一拔尖计划2.0,要求把思政教育融入每一门学科,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的育人格局”。

我国思政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若用布鲁姆1956年提出获世界公认的教育三目标(价值观、能力、知识)来表述,就是“培育价值观”。2006年党166中全会首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7年19大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我国宪法添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为国策。

专业课担负思政教育早有要求,据“立德”而想出的对策是“挖掘专业课的道德点”,现从培价值观考虑,上海试点提出的方法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问题是拿什么去贯穿?3组共12个名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面上与传统道德无别,一般人根本品不出社会主义味。上海试点还提出建设“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高校思政课体系”,勿论这样功能设计是否科学,学时会更紧张,若贯穿的仍为价值观名词,必将和挖掘道德点一样无法辐射出去。

2 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应是唯物辩证方法论

    思政教育目的outcomes是学生获得从政治上判别是非的能力、内省能力、自控能力和养成践行正确价值观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学提供两个必备的内容:一是判别价值观正误的标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具体指向马克思唯物辩证方法论;二是教师在学术上作出运用唯物辩证方法的示范在生活中作出践行正确价值观的的示范

    回顾历史,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反对中世纪教会对道德的教条式强制灌输,1806年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主张教学目的多元,通过多学科教学育德,但未阐明机制。直到40年后,马克思综合各学科的理论成就,特别是生物学的进化论,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把哲学从说明世界引向变革世界,指出人类实践的出发点必须是促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强调为“发展是硬道理”。据此,是否承认和支持发展就成了判别价值观的政治标准。唯物辩证确立了事物联系发展的三个规律和各范畴。要弄懂这些辩证规律,就须从源头在各个专业学科学习中体验它们的存在、表现和作用。唯物辩证方法论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通点,共同的培育目标。

笔者衷心拥护课程思政这个创举。我们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解剖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唯物辩证法[2]2012年发文建议“专业学科教学转轨,与思政课融通进行体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3]

3   解剖学“课程思政”资源得天独厚

首先,解剖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专门研究“发展”。几千年来它积淀了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唯物和唯心两派的抗争在其它自然学科中常晦涩难懂,但在人体形态、机能发现史和理论发展史上却显得极为形象生动,因而成为难得的体验科学思维的素材。人们公认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而解剖学是医学中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历史上不少伟大的医生、画家、雕塑家、哲学家也是解剖学家,原因不止在于人体知识,更在于解剖学人文精神和实证科学精神的感召。他们和解剖学家一道成为文艺复兴的斗士,鼓动起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实践大潮,留下感人的事迹,传下充满哲理的论著,树立起光辉的榜样,解剖学的思政教育资源数一数二。

其次,解剖学是研究结构功能的学科。结构功能主义在解剖学中体现出的正确性是无可争辩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和价值观教育中正发挥重要指导作用,但也见负面评论需要争鸣。此例说明,专业学科对思政教育的作用,何止“辐射”二字了得!

3 思政教育的紧迫性

今天我们已能明显看到西方价值观的局限性。西方认为思政教育是给课堂塞入政治不可容忍。他们培育价值观通过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我们改名人文教育,十多年前就引进开展,至今效果欠佳。西方具体操作是选读人文经典,师生各抒己见,辩论不求共识,只为发扬个性、训练表达能力。资本逐利传统就始终神圣存在,但马克思阐明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终必不断搅局。目前美国破旧的民生基础设施摆脱不了私有制的羁绊而无法改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40年来没有提高却只能向资本大鳄求救;曾被盛赞为“世界大同曙光”的欧盟目前闹分家而发展受阻;更发人深省的是,香港因资本逐利和“博雅教育”而走下坡路,其年青人包括高校师生却选择反中,为“独”而战。他们都出问题又都喝错药,可见事出有因。

从网络上的舆情看,国人能做到四个自信者尚非多数,对国策进行全民大讨论时机尚未成熟,加紧思政教育,让群众掌握理论武器,紧迫性自不待言。我们广大教师身居风口,急需提高自己的思政,当促进派。

4 机遇、结构与机制

西方解剖学会发出“把解剖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教”的呼吁,迄今近70年,看来他们完成无望。解剖学日益向功能、分子水平发展,西方只以结构知识为价值取向,已走上肢解、淡化解剖学的斜路,但作为一门培训医师的基础学科,无论教学法AI到什么程度,提供肉眼水平知识的解剖学科是取消不了的。课在就永远需要“作为一门科学来教”的研讨。在我国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下,解剖学的课程思政已非一般教改,而是一项光荣的、历史性任务。死记硬背的解剖学应该也必然得到改造,成为课程思政示范学科。西方不可能完成的事让中国完成,这合乎当代政治逻辑。

《六一2.0》计划颁发已把各校领导、各学会推到前台。学会过去每年例行的教学研讨会不能再随机即兴地应付了。过去部颁政策性要求,且不说专业性强的常得不到落实,就算一般性号召也常落空。这次教育部决心很大,目标是:要让学生忙起来、教学活起来、管理严起来、课程实起来、学科特起来,让新时代本科教育高起来、强起来、亮起来、好起来、香起来。这是令人十分鼓舞的愿境。要忙要严要实,只要抓住“教考分离”一招搞定。但什么机制才能让校领导痛下决心?什么管理结构和机制才能创造出贯彻现代教学理念和达到专业水平的题库?什么改革和激励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答案尽在辩证唯物方法论中。兑现则靠人的觉醒和行动。

参考文献

[1] 刘昕璐课程思政”改革的“上海经验”《青年报》 2018.7. 27.A08版

[2] 董炘,刘钦,董利华,等. 把解剖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教[J],解剖学杂志:2019,42(5)           

[3] 董炘.目前解剖学教学的弊端及思考[J] 解剖学杂志:2012,35(1)1-3


分享到:
电话:020-8522 0779   邮箱:dongxin104@sohu.com   地址:广州市福元北路36号荔景花园1栋A梯1302、03、06室